學習正確步行法!退休後每天走路3分鐘 促進新陳代謝
日本營養學博士宇多川久美子在《不依賴藥物的27個健康提案》中提出,走路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容易實踐,只要走路方式正確,每天走路3分鐘,便能輕易地提升新陳代謝,已退休的樂齡島民一起來學習正確的步行法,多多運動身體!
走路時,會運用到23塊肌肉,所以能一次鍛鍊多組肌肉,能有效提高運動量。至於走路為甚麼會促進新陳代謝呢?
如果平常較少活動身體的話,血液因為地心吸力的關係,很容易堆積在下半身。而小腿則具有將血液擠壓回送心臟的作用,在血液循環的過程中擔當重要的一環,所以又被稱作「第二心臟」。
然而,血液要逆著重力從小腿送回心臟並不是易事,比下往下流,心臟需要更費力才能把血液回傳。如果樂齡島民想要減輕心臟負擔,便要提升小腿肌力,讓小腿的回送功能保持良好運作,這樣血液循環才會順暢,促進新陳代謝。
以比走路時間的長短,正確的走路方式更為重要,樂齡島民在走路時應多注意自己的動作,並感受小腿肌肉有否施力。
宇多川久美子建議正確的走路方式為:
踏出左腳的話,就有意識地把左手往後拉;踏出右腳的話,就有意識地把右手往後拉。
但我走路時,很習慣注意一隻腳往前踏時,另一邊的手有沒有跟著往前揮,但宇多川久美子認為,比起留意「另一邊手有沒有往前揮」,「同邊的手有沒有往後拉」更為重要,這樣也可以避免身體向前傾,減少愈走愈駝背的問題。
她建議大家每天走300步,維持3分鐘的正確步行法,就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相關閱讀:每天踮腳尖15分鐘 提升樂齡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