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活得更好,點解年紀愈大愈感幸福?期待中年來臨吧!
50歲以後,你係咪覺得愈來愈幸福?唔同國家的研究都有同一發現,就係人到中年會有滿滿幸福感!有外國作者更為此寫了一本書,訪談咗多個樂齡人同專家,去引證年過50歲後人生係會更美好!
接近 60 歲的作者Jonathan Rauch,根據自身經驗、最新研究資料,以及訪問不同樂齡人、經濟學家、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寫成《幸福曲線:為什麼人生50之後更美好》 (The Happiness Curve: Why Life Gets Better After 50)。Rauch指出,人在成年後的幸福感是呈U型,20幾歲之後對生活的滿意度會逐漸下降,去到40歲更是人生低谷,好多人依個階段會經歷「中年危機」。不過神奇的是,過了低谷後,幸福曲線開始上升,人們到50歲左右便開始覺得人生愈來愈美好,甚至在6、70歲時,曲線仍然持續上升,幸福感愈來愈高。
研究發現幸福感隨年齡增長
唔少研究都證實了依個講法,法國科學家在2013年追蹤了900位70歲以上的長者,發現他們在50歲之後愈來愈滿意現有生活。美國亦有類似研究,發現人們過了50歲之後,即使甚麼也不做也會感到幸福。研究話,中老年人的壓力同後悔感較少,而且能夠好好控制情緒,亦唔熱衷爭名逐利。
Rauch認為當人年青時,會有好多渴求,想擁有好多,例如想事業有成、有車有樓、婚姻美滿……但隨住年齡增長,價值觀改變了,大家開始唔在乎其他人點睇,亦不一定追求外在事物,反而更能夠享受其他簡單的追求,例如同孫仔孫女玩、發展興趣或者做義工。
社會應善加利用樂齡人資源
Rauch相信在樂齡人身上有大量未開發的智慧和潛力有待釋放,「他們通常好想回饋社會,他們想成為導師、義工,最好能夠做一些唔太困難,但又能夠運用自己技能的工作。」他希望社會對中年人提供更多幫助,他建議企業可以為他們創造更多兼職職位,或是機構可以提供更多成人學習的機會,善用樂齡人資源,給予渠道令他們可以貢獻社會。
應對中年危機 等待是最好解藥
面對中年危機,Rauch的小秘訣是多同朋友傾偈,但唔好同人比較,都係有效緩解中年危機的方法,但如果以上方法都無用的話,他建議就交給時間吧。Rauch說,如果早點知道「幸福曲線」就好了,原來中年危機不過是因為自己正處於曲線低谷。將近60歲的他認為生活愈來愈美好,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即將人到中年?唔使怕,我們一齊期待50、60、70歲的來臨,幸福地過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