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青春:無懼、無悔、無限可能 (五篇之二 — 百歲青春:無懼?)
表面看來,長命百歲人人想。何懼之有? 《百歲人生》一書簡直是當頭棒喝。
閱讀本篇前,請先看上篇:
長命百歲要恐懼的東西有許多,以下舉其大者:
.財力不足應付長壽需要
.退休年齡後還需工作
.科技衝擊所有行業
.真的要「做到老,學到老」?
.如何面對僱主歧視
.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如何避免成為「下流老人」
根據《百歲人生》作者的分析,即使在經濟發達國家,大部分的中產階層都可能沒有足夠的財力應付長壽的需要。這些國家已有不同程度的全民退休保障,每一個人的養老金因此會有三大構成部分:國民養老金,企業養老金,與及個人儲蓄。但即使如此,亦往往不足應付愈來愈漫長的人生。
其中一個簡單的原因,就是這一代的人年輕的時候,根本沒有想過自己會活得這麼久,也沒有預期需要這麼多的養老金。
面對這個環境,差不多唯一的辦法就是延遲退休,或者在退休之後再工作。在未來的歲月中,將會愈來愈多人需要工作到 70 歲,甚至 80 歲開外。
問題是:這些人能找到甚麼工作?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行業與工種的不斷更新,勞動市場競爭白熱化,60 多歲的人要找到到一份有尊嚴而有體面待遇的工作,絕對不是容易的事。唯一的途徑,是學習及掌握新的知識及技巧,「做到老,學到老」是不二法門。對很多人來說,這是無可避免,亦會泰然接受;但亦有部份人無動機或無能力去學習,他們若要維生,便只得接受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
即使願意工作,長者也得面對僱主不同程度的歧視。長遠來說,企業必須改變僱傭政策,樂意甚至歡迎僱用年紀較長的人士,但企業的轉變是緩慢而滯後的,年長的人士要接受現實,歧視會繼續維持一段時間。長者要突破這個困境,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創業,這亦是一個可行而值得考慮的方法。
面對這麼多的壓力及挑戰,如何保持身心健康是個重大的課題。首先,是要有健康的身體,減少出現可避免的長期病患,注意飲食及有適量的運動。同時,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減少由於壓力或焦慮所做成的心理不平衡,防止導至抑鬱、消沉、沮喪等心理狀況。尤需留意生理與心理健康的交叉影響。
書中亦提到良好的家庭關係和社交網絡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百歲人生,當然不可能孤獨渡過。我們在人生不同階段需要從伴侶/家庭/朋友間得到互相陪伴、關懷、照顧、分享、支持等。除此之外,更有經濟價值,例如發掘就業機會,創業夥伴或資金的來源,甚至遇到經濟難關時的救命符。在百歲長征的最後二、三十年,舊有和新建的不同人脈關係更顯得難能可貴。
(未完待續)
筆者:
謝家駒 仁人學社主席及<進優行動計劃>聯合創辦人
李國華 資深市場研究顧問及<進優行動計劃>聯合創辦人
有關進優行動計劃,可登入此收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