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重新定義退休,投入進優之旅!(上篇)

提起退休,很多 50、60 歲的香港人都會又愛又恨!一方面恨不得提早實行舒適無憂的退休生活; 但調查顯示,他們對退休生活不是很有信心,主要擔心是「沒有足夠錢來過所期望的生活」、「活力下降」、「生活缺乏意義」。

進優

退休制度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末的歐洲,在過去一個世紀有不錯的發展。但在 21 世紀初,諸如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衛生的改善,工作性質的演變等等,都為這個概念帶來挑戰及機遇。 特別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自己會活到 90 歲甚至 100 歲以上,也未準備怎樣過好較預期長一倍的退休生活(即從 15-20 年的退休生活增加到 30-40 年)!

在挑戰方面,上述的擔心將變得更加強烈。例如,「下流老人」一詞於數年前在日本興起去形容這種「冇錢、冇活力、冇意義」的老年退休生活。您可能會覺得它像漫畫書一樣被誇大了,但在美國、英國甚至台灣的許多發達市場,研究發現越來越多人有這樣的擔心。從積極的一面看,更長的退休生活亦為個人提供更多實現夢想或嘗試不同生活經歷的機會,也是企業以至社會一份潛力巨大的人力資本。

傳統的退休觀念和制度看來已不合時宜,更與香港情況「堅離地」。我們要為退休重新定義,令長壽人生添加色彩,為社會注入動力。根據世界各地的經驗和一些香港本土的實踐,筆者總結出個人、企業和政府要為應對百歲人生社會必需要做的 5 大轉變。

1. 從「退休心態」到「進優心態」

你有否想過:「今天」有甚麼特別?今天是你有生以來最老的一天,今天也是你餘生最年輕的一天。換了角度看同一事物,感觀及感受都迴然兩樣。一般人看退休,都是有點被動的,如開始退下來,人生高峯已成過去……等等。你有否想過以「進優」 (ReWirement )取代「退休」(Retirement),以過去的學識與經驗為基礎,增進新的技能,部署走向前,進入一個更優秀的人生階段。對於接近退休或剛退休的人士,進優是一個新角度,新境界,新天地。拳王阿裡曾說,“Don’t count the days, make the days count.” 這句話對那些計劃退休生活的人特別有啟發。 許多人退休後就不再追求自己的激情或目標,只是數算日子過生活。其實,百歲人生給予我們更多的時間和資源去嘗試、去冒險、去體驗,去貢獻,讓日子變得有意義,做到人生無悔。

2. 從傳統的「三階段人生」到無限可能的「多階段人生」

人們普遍認為人生只有三大單向階段:先受教育,然後就業,最後才退休。邁向百歲人生,最大的轉變可能就是多階段人生的出現。受教育的時間可以延長,而不必集中在最早階段。工作了一段時間,可以再次求學。即使在退休前後,重新受教育亦並非不可。就業的時間很可能會加長,但不一定需要持續不斷。可能性甚多,夾雜求學或退休皆可。在較長的工作歲月裡,一生可以有不同的 職業及事業,包括創業、重新打工、甚或再創業。退休的時間性及形式,都可以有眾多選擇。例如提早退休,一段時間後再就業或創業;也可以延遲退休,增加創造收入的時間;又可以半退休,進可攻、退可守。「多階段人生」不僅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更會讓百歲人生越加精彩、無限可能!

(未完待續)

筆者:

謝家駒 仁人學社主席及<進優行動計劃>聯合創辦人
李國華 資深市場研究顧問及<進優行動計劃>聯合創辦人

相關閱讀:百歲青春:無懼、無悔、無限可能 (五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