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三文治世代壓力大 近7成人認同若個人財務狀況不佳 唔需要供養父母晚年生活
現代人生活負擔愈來愈重,特別係夾響中間的「三文治世代」,上有高堂下有子女,經濟壓力可想而知。最近有機構響香港同新加坡進行關於「供養父母」的調查,發現唔少三文治世代無論幾努力工作都儲唔到幾多錢,反映出他們困境。
英國財富管理集團St. James’s Place Asia(SJP)最近響香港同新加坡進行了超過2700份網上調查,受訪者年齡介乎25至54歲之間,家庭年收入至少為港幣40萬至150萬以上,並且有投資股票、地產或基金。
三文治世代壓力來源
研究結果顯示,接近7成 (68%) 受訪者認為無論父母有咩需要,自己都有責任同義務響經濟上全力提供幫助,但有24%受訪者認為只須響父母有緊急需要時先要咁樣做。響經濟上供養父母為三文治世代帶來唔少壓力同擔憂,有近6成 (58%) 受訪者覺得會影響到自己的財務成就,63%認為會令個人退休儲蓄減少,62%認為會削弱為子女未來的儲蓄能力。
三文治世代同時面對住一個難題,有63%受訪者坦言孩子的經濟需要優先於父母,但又有7成人擔心為孩子提供太優渥的經濟環境會縱壞他們。有74%認為花錢培育孩子會加重財政負擔,會為其他方面的財富規劃增添壓力;甚至有71%受訪者憂擔孩子將來的需要同要求的經濟支援,會超出自己所能夠提供的。另外,差唔多有7成 (69%) 三文治世代都同意,如果個人財務狀況不佳,就唔需要支援父母的晚年生活。
調查最後指出,跨代財富同財產傳承計劃對三文治世代來說愈來愈重要,44%受訪者表示已經計劃將財富同資產轉贈家庭成員,但只有28%受訪者打算響未來5到10年內咁樣做。SJP香港業務總監Oliver Wickham指出,根據數據顯示,香港的長者人口預計響2048年達到總人口基數的35%,意味住幾代同堂的家庭,將持續面臨滿足整個家庭財務需求的壓力。
比起上幾代養兒防老的心態,現代樂齡人比較傾向未雨綢繆,盡早計劃退休生活,做好財務安排。見到仔女有餘力供養父母當然開心,但都明白他們的難處同經濟壓力,只要他們可以多花時間陪伴關懷都已經好足夠,比起單單用金錢供養更加能表現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