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電影資料館全新免費展覽:回顧香港電影與文學的互動

電影資料館全新免費展覽:回顧香港電影與文學的互動

香港電影資料館舉行「影像抒寫——香港電影與都市文學」展覽,以多元方式結合電影選段、口述歷史、照片和介紹電影作品從文字轉化成影像過程的影片,探索二十世紀中葉至千禧年間以香港都市為背景的電影與文學的互動脈絡。

是次展覽分為四個展區,追溯從 1930 年代至千禧年間,與香港都市文學相關的電影作品,藉此展示香港的電影與文學悠久而緊密的關係,同時反映數十年來本地生活面貌的變遷。

香港電影

第一個展區:「足跡」

透過早期文人和影人的照片,以及相關電影劇照等,讓觀眾認識香港電影與文學互動融合、互相啓發的歷程。

第二個展區:「歲月如歌放映室」

放映兩個節目的影片,包括《節目一:作家與電影》,以電影選段展示多位作家和編劇的代表作,例如侶倫親自改編其小說《黑麗拉》的《蓬門碧玉》(1942),以及由秦亦孚原著、張愛玲編劇的《南北一家親》(1962)等。

《節目二:詞人與歌》精選一連串令人回味的電影插曲,細味填詞人如何將電影故事融會於歌詞中,讓電影更添韻味。選曲包括電影《桃李爭春》(1962)中,由易文作詞、姚敏作曲和李湄主唱的插曲《賣餛飩》,以及電影《玫瑰的故事》(1986)中,由鄭國江作詞、林敏怡作曲和甄妮主唱的《最後的玫瑰》等。

第三個展區:「從文字到影像」

以電影作品為實例,包括《華燈初上》(1961)、《蒙妮坦日記》(1968)等,展示電影人如何從文字中提取養分,將故事化作劇本,再用影像創作出別具一格的作品。

第四個展區:「口述歷史:編劇作法」

匯聚多位不同年代編劇的珍貴訪問,包括來自好幾位傳奇人物如身兼填詞人的陳蝶衣和廣播奇才李我早年講述創作心得的片段,較近期的訪問亦有集小說家、詞人、編導於一身的李敏,以及以筆名「Mr. Pizza」創作網絡小說而晉身為新一代編劇的江皓昕等。

為配合展覽,資料館將於 12 月 1 日至 2025 年 2 月 23 日舉辦「舞文弄影——香港電影與文學」放映節目,精選 17 部從文學著作改編或從中汲取靈感的香港電影於資料館電影院放映,展示電影藝術與文學創作互相交融。

「影像抒寫——香港電影與都市文學」展覽

日期:2024 年 11 月 29 日至 2025 年 5 月 4 日

開放時間:

星期一、三至日 – 上午 10 時至晚上 8 時
聖誕前夕及農曆新年除夕 – 上午 10 時至下午 5 時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二休館

地點: 香港電影資料館展覽廳 (西灣河鯉景道50號)

門票:免費入場

網站:按此

~ 金銀島新設Whatsapp群組,發放最新50+相關資訊,歡迎您一齊分享,傾下計。 馬上 按此入谷

相關閱讀:「同心迎國慶——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匯瑞」展覽

  • 00

    days

  • 00

    hours

  • 00

    minutes

  • 0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