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性哀傷|看著親人即將離世但無能為力,如何面對失去摯愛的恐懼?
在醫院裡,一位女兒對父親的治療發出憤怒的咆哮。這不單單是因為對醫護人員的不滿,更多的是源於內心深處對即將失去摯愛的恐懼與悲傷。這種在親人離世前就開始的哀傷過程,被稱為「預期性哀傷」。
Read more在醫院裡,一位女兒對父親的治療發出憤怒的咆哮。這不單單是因為對醫護人員的不滿,更多的是源於內心深處對即將失去摯愛的恐懼與悲傷。這種在親人離世前就開始的哀傷過程,被稱為「預期性哀傷」。
Read more失去摯愛是人生無可避免的經歷,尤其對年長者來說更是如此。近年全球疫情肆虐,不少人經歷了多重失落,哀傷累積之下,更難以從傷痛中走出來。面對這普世的人生課題,我們該如何自處?
Read more在人生的旅途中,失去至親是一段難以避免的經歷。一位資深人力資源專家近日經歷喪父之痛,她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整理成10點心得,為正在面對或將要面對類似處境的人提供參考。
Read more《美國電視真人秀節目《黃金單身漢》(The Golden Bachelor)首播吸引超過 1100 萬觀眾收看,72 歲喪偶的餐廳老闆 Gerry Turner 尋找第二春的故事引起廣泛關注。節目中 22 位 60 至 75 歲的女士爭相贏得 Gerry 的心,她們或是喪偶,或是離婚,都經歷過數十年的婚姻生活。
Read more喪親之痛,無疑是人生中最痛苦的經歷之一。無論是親密朋友、長輩父母,還是兒女,當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一員,內心彷如遭受重創。有人或許會怨天尤人,痛不欲生;有人則強自鎮定,掩飾悲傷。但事實上,面對至親離世,悲痛欲絕是正常的反應,絕非軟弱的表現。
Read more當你正經歷哀傷時,照顧好自己比以往更加重要。失去至親所帶來的壓力,很快就會耗盡你的精力和情緒儲備。照顧好身心需求,將有助你渡過這個艱難時期。
Read more活得愈久,失去愈多親友是必然的事。老年帶來更多寶貴的人生體驗,但同時也讓人面對更多死別,這是一個令人矛盾的悲喜交集。我們渴望長命百歲,卻難免目睹身邊的人離世。
Read more人生難免有終點,當病人步入生命最後階段,除了身體上的折磨,心理層面也會面對種種困擾。這時,家人的陪伴與關懷,不僅能讓臨終者感受被愛、被尊重,更能減輕他們的精神痛苦,安詳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Read more面對喪親之痛,要處理逝者後事,同時亦不能忽視自己承受的情緒和壓力。為正視喪親者所需的支援,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務」特增設並提升了由服務團隊親自編寫的網上後事支援聊天機械人 。
Read more延長性悲傷——長時間而嚴重的悲傷和哀悼感,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已將它正式列入其精神疾病名單之中。
Read more面對親友離世,是生命中無可避免的必經階段,那是一個悲痛的時刻,令人百感交集。每個喪親者都可能經歷以下的心路歷程,讓我們陪伴彼此一起走過哀傷階段。
Read more長期悲傷障礙,又稱複雜悲傷,可能在失去親密的人後的至少 6 個月內發生。你可能會對離世非常思念,並深陷思念當中。這可能使你難以在家庭、工作和其他重要場合正常運作。
Read more每個人都經歷過失去親人、感受過悲傷,儘管悲傷如此普遍,但並不代表它容易處理。失去摯愛者會讓人心碎,因為你必須面對生命中缺失了一塊重要的部分。應對悲傷的方法沒有絕對標準,也沒有一種可以克服失去摯愛者的方法,但你可以做一些事來幫助自己管理情緒。
Read more失去另一半是一個痛苦的經歷,喪親者很容易沉浸在悲傷中,難以前進。以下方法,幫助你慢慢走出傷痛。
Read more失去親人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特別是若另一半離世,會完全顛覆我的世界。人們處理悲傷的方式各有不同,甚至會經歷不同階段。悲傷是正常的,但也有分健康和不健康的方式,不健康的悲傷習慣可能會帶來更多問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