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康會「心靈啟動課程」 學與情緒共處 長期病患者/照顧者優先 附報名連結
總覺得自己不夠完美,所有事情都做不好……如果你想扭轉這種思想,學習接納不完美,好好善待自己,可以參加香港復康會的「心靈啟動課程」,應用接納與承諾治療的手法,特別適合長期病患者及照顧者。
Read more總覺得自己不夠完美,所有事情都做不好……如果你想扭轉這種思想,學習接納不完美,好好善待自己,可以參加香港復康會的「心靈啟動課程」,應用接納與承諾治療的手法,特別適合長期病患者及照顧者。
Read more焦慮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感受,但在非壓力情況下經常經歷痛苦、恐懼和擔憂,或這些感受持續時間超出預期,可能是焦慮症的明顯跡象。
Read more心臟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是全球最主要的死因之一。過去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和心臟病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而最近的一項研究更加確認了這一關聯性。
Read more心理健康可以影響我們的感覺、思考方式以及如何應對壓力的生活事件,同時關係到生理健康。例如,當一個人感到焦慮或壓力,可能會睡得不好、食欲不振,甚至有更高的患病風險,如心臟病或糖尿病。
Read more適當和短暫的焦慮情緒是正常和有正面作用,但如果焦慮情緒長期持續而又處理不當,就有可能發展成焦慮症,損害身心健康。由於健康、生活、經濟的轉變,長者焦慮的情況也不少,以下就和大家分享處理焦慮的自助方法。
Read more人生中難免有啲時候會感到悶悶不樂,想知自己只係一時心情低落,定係受到情緒困擾?以下介紹依個「凱斯勒心理困擾量表 (K10)」可能幫到你。
Read more全城齊心抗疫,大家都比從前更重視清潔。無他,只因與世紀病毒對壘,絕不可有任何失誤。然而,就算自己做對也做足了,別人卻沒有,前功依然可以盡廢。搓着自己雙手的時候,我們的眼睛或許亦在盯着別人。
Read more三文治世代,顧名思義被夾響中間的一代,大多指50至60歲的中年人,上有高齡父母要照顧、下有成年但未能獨立養家的子女,有些甚至要幫忙湊孫,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