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新興殯葬方式:綠色殯葬/氣球葬/骨灰琉璃珠/遺體堆肥 環保永續回歸自然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殯葬方式的看法變得愈來愈著重環保和延續生命的意義。傳統的殯葬方式不再是唯一選擇,新興的告別方式不僅關注環境永續,更蘊含深刻的生命意義。以下將探索幾種全球各地正在發展的創新殯葬方式,展現人類如何用更尊重自然、更富有創意的方式紀念逝者。
Read more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殯葬方式的看法變得愈來愈著重環保和延續生命的意義。傳統的殯葬方式不再是唯一選擇,新興的告別方式不僅關注環境永續,更蘊含深刻的生命意義。以下將探索幾種全球各地正在發展的創新殯葬方式,展現人類如何用更尊重自然、更富有創意的方式紀念逝者。
Read more近日城中熱話非電影《破・地獄》莫屬,在電影中我們看到殯葬業在傳統與創新之間的拉鋸。透過許冠文飾演的喃嘸師傅文哥與黃子華飾演的新晉殯儀從業員魏道生,展現了兩代人對殯葬文化的不同理解和詮釋。
Read more環保署近日表示,通稱「四電一腦」計劃的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將於 2024 年 7 月 1 日起實施優化措施,包括把較大容量的雪櫃和洗衣機、獨立式乾衣機、抽濕機納入計劃。
Read more說到身後事,近年愈來愈多人選擇綠色殯葬。為進一步提升綠色殯葬服務,屯門曾咀紀念花園新增設名為「渡船」的木刻藝術裝置,讓曾使用綠色殯葬服務的家屬追思先人。
Read more下定決心斷捨離後,發現有好多自己不需要但還能穿的衣物?如其直接扔進垃圾桶,不如送去回收,環保之餘又幫到別人。如果需回收的衣物太多,也可使用長春社上門回收服務,即刻睇睇有哪些要求,以及如何預約!
Read more環保、健康生活和財務健康究竟有甚麼關係呢?其實,只要實踐綠色生活方式,便有助改善健康,節省金錢,提升生活質素。珍古德協會(香港)現正招募對環境保育有興趣,熱愛學習、教育及交流的長者,參與「綠活健康理財師 (第三期) 」教育活動,費用全免。
Read more為鼓勵市民回收及循環再造園林棄置物,減少棄置堆填區,環保署於農曆新年假期後,將在屯門 Y.PARK [林.區] 的中央收集站及 54 個地區收集站回收桃花,回收得來的桃花會被轉化成再生產品,方便重用、循環再造或升級再造成裝飾和藝術品等。
Read more近年愈來愈多人選擇綠色殯葬,不論是紀念花園撒灰或是海葬,大眾的接受程度都比以往高。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最前出席活動時表示,過去 10 年,綠色殯葬普及程度顯著提升,升幅近 3 倍。
Read more原定於 2024 年 4 月 1 日實施的垃圾收費,政府近日宣佈將押後到 8 月 1 日推行,到時市民棄置家居廢物須購買指定垃圾袋或指定標籤,當局預計 3 人家庭每月開支約為 $50。以下為大家整理了垃圾收費的方式、購買指定袋的途徑、罰款及如何可以減低垃圾收費的開支。
Read more最近出去食飯,有無見到有些食肆貼住「咪嘥盒食店」貼紙?環保署與環境運動委員會推出「咪嘥盒食店」計劃,鼓勵食店和市民從源頭減廢,建立走塑、走即棄文化。
Read more講到身後事計劃,愈來愈多人傾向選擇綠色殯葬,除了海葬和紀念花園撒灰外,外國仲有更多新興的殯葬方法,例如之前介紹過美國的遺體堆肥,遺體自然分解化成肥料回歸自然 (按此閱讀),而日本最近就興起「氣球葬」,將骨灰放入氣球裡面,緩緩飛向天空。
Read more於 8、9 月份到訪「綠在屯門」,不但可以免費參加導賞,參觀中心回收設施,了解如何做好乾淨回收,更可以參加工作坊,利用膠樽製作實用雨傘套。材料由「綠在屯門」提供,活動費用全免,即睇報名詳情!
Read more為推動轉廢為能,環保署與多個部門合作,試行在部分公共屋邨裝設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其非接觸式設計乾淨衞生,且能自動除臭。街坊更可以透過廚餘回收儲積分、換禮品。
Read more位於鰂魚涌的全新海濱社區休憩空間「舍區」不時都會舉辦免費工作坊,而每逢星期三、星期六,大家更可以免費體驗「舊Tee編織機」,將舊衣 Upcycling 成為有用物品,即刻睇下點先可以參加啦!
Read more家中有好多衣物及用品想送去回收,但無奈體力上應付不了一次過搬這麼多物品去回收箱?不妨考慮基督教勵行會的上門回收服務,如果回收物品之數量達 3 袋紅白藍袋,更可豁免收費,即刻睇以下詳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