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乳癌機率隨年齡增加!40歲後建議每年檢查 年長者是否接受治療的考慮因素
年過 40 歲後,女性罹患乳癌的機會增加。雖然如此,在這個年齡段罹患乳癌的死亡率相當低。而幸運的是,過去幾十年中,手術和重建方面有了巨大進步;新一代藥物更加有效,並且副作用更小,甚至乳房 X 光檢查也比以前更先進了。
Read more年過 40 歲後,女性罹患乳癌的機會增加。雖然如此,在這個年齡段罹患乳癌的死亡率相當低。而幸運的是,過去幾十年中,手術和重建方面有了巨大進步;新一代藥物更加有效,並且副作用更小,甚至乳房 X 光檢查也比以前更先進了。
Read more隨著年齡增長,長者罹患癌症的風險逐漸升高,而癌症對身體及心理的影響也極其嚴重。然而,研究顯示,透過一些簡單的生活方式調整,可以讓身體發揮天生的免疫系統,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Read more肺癌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亦是致命癌症的首位,佔癌症死亡總數的27.1%。在2019年,肺癌新症佔本港癌症新症總數的15.9%,男女宗數比例約為1.6比1,而男性發病年齡中位數為70歲,女性則為68歲。
Read more防曬不僅僅是防曬而已,還可以保護皮膚免受陽光傷害。電視廣告、醫生診所、各大媒體上總是不斷提醒我們,太陽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是致命的,不僅使皮膚變老,還會導致皮膚癌。
Read more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曾經發表一項報告,將加工肉製品列為第一級致癌物,可能引發結腸直腸癌,而紅肉則被列為第二級A類(2A類)致癌物。到底這兩類食物是否完全不能吃?
Read more對於50歲以上的女性而言,每月進行乳房自我檢查非常重要。乳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在 2020 零年,佔本港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28.4%,乳癌亦是第三位致命的癌症,僅次於肺癌和大腸癌。
Read more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大腸癌是香港第二位最常見的癌症,在2020年,大腸癌就佔癌症新症總數的14.9%。藝人蘇施黃早前亦透露患上大腸癌第三期,並已完成化療 (按此觀看)。想預防大腸癌,就必須從飲食及生活習慣入手。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報告指,紅肉和加工食品是導致大腸癌的原因之一。攝取高糖、低纖維、高脂肪且燒烤的加工製品,會增加患癌風險。另外,經高溫燒烤的肉類會產生致癌物質異環胺,和油脂滴在炭火上形成的多環芳香烴類化合物,食用後有機會提高患癌機會。由於飲食與癌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想預防大腸癌,就應先改善日常飲食習慣。
Read more之前響Facebook同大家分享過一段感動人心嘅影片,巴西髮型師Danillo幫做緊化療嘅癌症病人Nubia剃光頭髮後,竟然將剪髮器放響自己頭上,慢慢剃去自己嘅頭髮。溫暖嘅舉動唔單止感動Nubia,亦令一眾網民感到人間有情。
Read more世界衞生組織轄下嘅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每年1月定為「子宮頸癌關注月」,衞生署呼籲市民響應「子宮頸癌關注月」,又提醒成年女性應定期進行子宮頸癌篩查。
Read more衞生署早前宣佈,1947至1973年出生嘅香港居民,由2023年1月1日起,符合資格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
Read more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均衡地攝取各種營養素、避免進食容易致癌物品,都有助預防癌症發生。參考以下防癌飲食指南,並維持規律作息和適量運動,盡量讓自己健康地老去。
Read more蔬菜湯有助增強免疫力、提升身體自癒力,仲可以抗癌?功效真係咁神奇?專門研究癌症同免疫功能的日本內科專科醫生高橋弘,響著作《哈佛醫師的常備抗癌湯:每天2碗蔬菜湯,啟動身體自癒力,連癌細胞都消失了!》提出每日飲用只需4種材料的蔬菜湯,就可以有益健康!一齊睇下蔬菜湯的功效、食譜同埋要幾時飲啦!
Read more出道超過60年、現年84歲的奧斯卡影后珍芳達 (Jane Fonda) 早前響社交平台宣佈患癌消息,並表示正接受化療,深信可戰勝病魔,成功活下來。
Read more乳癌是本港婦女最常見的癌症,大概每14名香港婦女就有1名確診入侵性乳癌,而年紀愈大,風險愈好。有擔心的話,可以進行下文提到的免費網上乳癌風險評估,係由衞生署委託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研發的。
Read more根據香港乳癌基金會,乳癌由1994年起成為香港女性頭號癌症,每日平均有13位女士確診乳癌,患者確診年齡中位數為58歲。年過40歲的女性,建議應定期進行2D乳房X光造影檢查,合資格人士可以港幣 $525 接受檢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