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行山】入門級路線:虎地郊遊徑 坡度平緩好行 石澗+水塘+遠眺天水圍
屯門虎地相傳有老虎出沒所以得名,虎地郊遊徑位於虎地後山,沿途可遠眺天水圍景致。天朗氣清時更可看到后海灣一帶的景色。
Read more屯門虎地相傳有老虎出沒所以得名,虎地郊遊徑位於虎地後山,沿途可遠眺天水圍景致。天朗氣清時更可看到后海灣一帶的景色。
Read more在19世紀的香港,山頭都是光禿禿的景象。直到二戰後,政府大規模展開植林工程,才有了今天的青蔥山景。為了迅速解決土地貧瘠的問題,當時栽種的大多是生長快速且能有效減少水土流失的外來樹種。教育徑內的白千層和台灣相思就是很好的例子,前者來自澳洲,有著厚實又柔軟的樹皮,能在乾旱或淹水的環境中生存;後者就像是土地的醫生,根系中有固氮細菌,能改良貧瘠土壤。
Read more想尋找交通方便、入門版的郊遊路線?砵甸乍山郊遊徑是不錯的選擇!起點距離柴灣市中心不遠,從石澳馬塘坳出發,沿引水道漫步後,眼前景色頓時開闊起來。遠眺處,龍脊郊遊勝地盡收眼底,西側則是一望無際的大浪灣至石澳海岸線,連遠處的鶴咀半島也清晰可見,充分展現了香港迷人的海岸風光。
Read more想要體驗香港獨特的城市與自然交融之美嗎?爐峰自然步道絕對是不容錯過的選擇!這條路線不僅風景絕佳,更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
Read more由漁護署舉辦的「郊野公園自然導賞」,由 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1 月,將有生態導賞員在南大嶼郊野公園伯公坳,為大家提供定點解說服務,主題是「芒草及自然景觀」,即刻睇日期+時間+地點+參加方法!
Read more在香港的眾多行山路線中,獅子山戰地遺跡徑無疑是一條別具意義的路徑。這條徑不僅讓遊人欣賞秀麗山景,更能親身感受二戰時期的歷史痕跡。
Read more川龍,一個坐落於荃灣山區的古老客家村落,不僅是遠足愛好者的中途休憩站,更是品茗小食的理想地點。村口附近的燒烤場內設有川龍家樂徑,為家庭提供了結合燒烤與短途遠足的絕佳選擇。
Read more老虎頭郊遊徑位於北大嶼郊野公園 (擴建區) ,沿途景色開闊,奇石遍佈。不過走到老虎頭亦不容易,路線起點在亞婆塱,從白銀鄉或白芒村出發需步行約 1 小時才能到達。之後的路段缺乏樹蔭遮蔽,包含 3 公里的上坡路,在炎熱天氣下行走需特別注意防曬和補水。
Read more北潭涌自然教育徑是一條沿河而建的獨特步道,展現了鹹淡水交匯的生態景觀。在退潮時分,遊人可以觀察到紅樹林中的招潮蟹和彈塗魚。步道兩旁植被豐富,包括龍眼樹、量天尺,以及昔日村民用來洗鍋的錫葉藤等植物。
Read more金山家樂徑可說是新手郊遊的好去處,從九龍水塘和石梨貝水塘起步,沿路綠樹林蔭,是以樓梯為主的上坡路,可回望九龍水塘美景。全長只有 1 公里,30 分鐘便可以輕鬆來回。加上交通方便,公共交通工具前往路徑起點,十分適合新手嘗試!
Read more鹿湖郊遊徑是一條風景優美的近水山徑,位於香港西貢附近。這條路線有絕佳的觀景點,遊人可以在此欣賞到南面的萬宜水庫全景,以及東面的大浪灣美景。路線會經過雙鹿石澗,這裡被登山愛好者評為香港九大石澗之一,清澈的溪流和岩石形成的自然景觀令人賞心悅目。
Read more康柏郊遊徑毗鄰鰂魚涌及太古城一帶,沿路除可欣賞附近山脈的翠綠美景、鳥語花香外,亦不難發現奇石處處,小心觀察及運用想像力的話,或可發現行山人士口中的「恐龍石」。途中更可飽覽鰂魚涌一帶之城市風貌,讓人儼然置身於城市綠洲中。
Read more位於船灣(擴建部份)郊野公園的平洲環島郊遊徑,沿海岸環島,全長 6 公里,亦是香港地質公園東北沉積岩園區景點之一。大家通常稱平洲為「東平洲」,以避免與大嶼山附近的坪洲混淆。如果想去東平洲的話,可於周末及公眾假期在馬料水碼頭乘搭街渡,樂悠咭或長者八達通持有人更可享 $2 乘船優惠。
Read more城門畔塘徑是一條環型路徑,以菠蘿壩作為起點,遊客在菠蘿壩小巴站下車後,可先到遊客中心參觀,認識城門郊野公園的故事,再沿路前往蝴蝶園。蝴蝶園內種滿馬纓丹、吊裙草等蝴蝶蜜源植物,四季招來不同的蝴蝶,是拍攝蝴蝶的好地點。
Read more香港地質公園藉綠色旅遊推廣鄉郊村落文化歷史,特地設計全新的糧船灣半日遊路線,引領大眾遊覽歷史建築,而自 2023 年 11 月 11 日起更有街渡來往西貢和糧船灣,方便大家探索隱世客家村落。
Read more